自《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第74号令)出台以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已成为我们特种设备行业的日常重要工作。上次,我们聊了“日管控”(详见特种设备“日管控”,你真的清楚吗?),今天,咱们着重来说说“周排查”。
01
周排查究竟是什么?
图片
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周排查,是指由特种设备安全总监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每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这一过程要求安全总监带领特种设备安全员、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对特种设备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02
周排查与隐患排查有何区别?
虽然周排查也是隐患排查的一部分,但二者仍存在明显区别。
隐患排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日常巡检、专项检查、定期检验等多种形式,目的是发现设备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而周排查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以一周为周期,重点梳理和解决日管控中未解决的问题,对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
从实施主体看,隐患排查可能涉及一线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多个层面;周排查则主要由安全总监组织,参与人员更具专业性和管理性。
在排查内容上,隐患排查更侧重于设备的即时状态和明显问题;周排查不仅关注设备状态,还会从管理角度分析安全风险,如人员操作规范、安全制度执行等。
03
如何有效落实周排查?
特种设备“周排查”,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事故、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落实“周排查”,应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图片
01
配置人员,明确职责
企业需按照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和数量充足的特种设备安全员。安全总监要切实履行组织周排查的职责,提前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内容、范围和方法。特种设备安全员应积极配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设备运行问题,为周排查提供准确信息。
02
制定清单,明确任务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法规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综合安全因素,制定全面、细致的周排查任务清单。清单内容涵盖设备本体的完整性、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运行参数的稳定性、维护保养记录的完整性等。例如,对于电梯,要检查轿厢门的闭合情况、紧急报警装置是否正常、电梯运行有无异常声响等;对于锅炉,需关注水位计、压力表的准确性,燃烧系统的稳定性等。
03
规范排查,形成报告
要对照周排查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各项排查任务。安全总监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包括问题描述、发现时间、设备位置等。排查结束后,及时整理形成每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报告中不仅要列出问题,还要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明确责任人。
04
强化整改,跟踪复查
对于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无法当场整改的,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在整改期限到期后,及时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要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形成闭环管理。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十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