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内容的版图中,播客这一原本小众的领域,正悄然成为腾讯、字节、小红书、网易云音乐、B站等一众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这些行业巨擘纷纷下场布局,让播客生意一时间风起云涌。
腾讯音乐在2025年6月豪掷12.6亿美元并购喜马拉雅,完成了一场震撼行业的交易。喜马拉雅作为国内音频行业的头部平台,拥有海量的有声书资源和丰富的音频IP,在播客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优质的内容生态。腾讯音乐此番出手,意图十分明显。一方面,通过整合喜马拉雅的优势资源,快速扩充自身在音频内容领域的版图,尤其是补齐在视频播客内容制作上的短板,在竞争激烈的播客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另一方面,面对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时长的激烈争夺,腾讯音乐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布局,吸引并留住用户,而播客凭借其独特的内容价值和用户黏性,成为了腾讯音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字节跳动虽未像腾讯音乐这般进行大规模收购,但也通过旗下产品悄然布局播客业务。旗下的豆包上线AI播客功能,展现出在技术层面的探索。字节跳动在内容分发和算法推荐上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一旦将这些优势运用到播客领域,极有可能改变播客内容的传播和推荐模式,为用户精准推送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播客节目,打破传统播客平台的流量格局,让更多优质小众的播客节目得以崭露头角。
小红书作为以种草和分享生活为主的社交平台,也在播客领域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小红书用户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小红书入局播客,旨在进一步丰富平台的内容生态,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内容消费需求。通过将播客与平台原有的图文、短视频内容相结合,打造出立体式的内容体验,用户可以在浏览美妆、时尚、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同时,收听相关主题的播客,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和观点。这不仅能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还能为品牌和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商业变现机会,例如通过播客进行品牌推广、产品种草等。
网易云音乐自成立以来,就以独特的音乐社区氛围和个性化推荐算法吸引了大量用户。在播客业务上,网易云音乐凭借其在音乐领域积累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为播客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平台开设专门的播客栏目,涵盖了音乐、文化、情感、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播客节目,满足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同时,网易云音乐注重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通过评论、私信等功能,让用户能够直接与播客主理人交流,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形成了良好的播客社区生态。
B站对播客赛道的布局则更为激进。2025年7月,B站发布《视频播客出圈计划》,向创作者提供10亿元流量扶持,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免费播客录制场地,还推出内部名为“代号H”的AI创作工具。B站以年轻用户为主,中长篇幅内容在平台广受欢迎,“黑听”文化盛行,这为视频播客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B站加码视频播客,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新的流量与用户时长增长点,在互联网流量增长逐渐平缓的当下,开辟新的内容赛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善平台的内容生态,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变现方式,将创作激励反哺内容输出的路径“盘活” 。视频播客保留了传统播客以声音驱动对话的内核,又通过丰富的视觉元素,增强了与主播、嘉宾的情感连接与信息密度,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内容体验。
这些巨头纷纷盯上播客生意,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市场潜力来看,据相关报告预测,2025年中文播客的全球用户数量或将突破1.5亿人,中国播客听众规模预计今年也将突破1.5亿 ,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播客用户群体具有高学历、高消费能力的特点,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意愿和复购率高,商业价值巨大。从内容价值角度,播客以其深度、个性化的内容,能够满足用户在碎片化时间里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与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形式形成互补,丰富用户的内容消费选择。
然而,播客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目前播客仍属于相对小众的领域,与抖音、B站等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相比,播客平台的用户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商业化方面,虽然播客有品牌合作、付费节目、用户打赏等变现模式,但整体商业化程度仍较低,广告收入与短视频平台相比差距悬殊。此外,视频播客的兴起虽然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与传统音频播客的竞争,以及如何在视觉和听觉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降低制作成本等问题。
腾讯、字节、小红书、网易云音乐、B站等巨头在播客领域的布局,预示着播客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巨头们的资源和技术不断注入,播客内容的质量和传播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商业化模式也可能迎来创新和突破。但最终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挖掘播客的商业潜力,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股票十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